10.BABEL(三)-《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第(2/3)页
“上次临检‘奥林匹亚号’差一点就让阿尔比昂人抓狂了,真的只差一点,女王陛下就要向我们宣战了。”
皇帝的发言听上去像是后怕或是松了一口气,实际上包括他自己在内,在座的没有任何一位相信伊丽莎白陛下和她的阁僚敢那么干。
阿尔比昂首先向神圣吉尔曼尼亚帝国宣战,根据秘密协定,诸国相继开始总动员,世界大战由此提前开始——这是绝不可能的,没有一个国家已经准备好参加一场全面战争;以诸国的国力,恐怕放到十几年后他们还是没有准备就绪,但军备竞赛毕竟已经进行多年,而现在却还没有完全展开——伦迪纽姆能做的只是与亚尔夫海姆进行一场短暂的冷战。它会促使世界大战加速到来,但不会让大战立即开始,甚至不会影响之后的军备控制谈判。
工业化时代的全面战争不是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以当前的态势一旦爆发战争,势必会打成空前残酷的消耗战和持久战,不然就是滥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高烈度闪电战。不管哪一种,最终结果都是帝国获胜,整个世界化为被尸体所覆盖的废土荒野。
这种……能否被称之为胜利还不清楚,但可以确定的是,帝国高层期望获得的胜利绝不是这个样子。
“我们当然不希望千辛万苦之后,最后得到的是一片废墟,这种结局里没有一个人是赢家。但对诸国而言,即便变成这样也好过亡国。所以我们有必要放低身段,避免把对方逼到自杀的境地,最起码在所有准备完成之前必须表现得谦卑一些。”
恐吓、谦卑、友善、高压——全部都只是手段,是为了配合对方的心情,让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起舞而准备的面具。只要最终能忠实按照剧本上演戏码,不管是小丑、魔鬼、魔女还是别的什么的面具,都可以戴上去。
这就是帝国的外交策略,如同千变万化的变形虫,根据需要随时可以改变样貌,柔软的身体能够穿过一切缝隙,抵达常人眼中难以触碰的目标。
听上去似乎很怪异,但这的确是最精准的描述。和在乎脸面、传统、格调的其它国家不同,帝国的现实主义倾向比阿尔比昂更加强烈,其伪装性和弹性也更甚于阿尔比昂。
当然,所谓弹性仅限于非原则性的问题上。根本的原则——统一整个世界,将天空、大地、大海全部纳入帝国的新秩序支配之下——这一点是任何时候都不会动摇的。暂时的让步和退却,无非是为了今后能更有力的迈进。
“‘海狮计划’和‘台风计划’的早期准备需要继续加强,不光是地形测绘、气象环境、地质考察、交通要地、物流渠道、生产据点、军事基地、装备仓储地,对人才汇集的场所、周期性流动也要多加关注。战争中消灭掉一个班的高端人才,其产生的影响力甚至胜过一次成功的战略轰炸。”
皇帝充满威严的声音响起,底下一众情报机构的间谍头子们忙不迭的点头。
在帝国的时间表上,距离发动全面战争还有一段时间,加上有了“军团”的存在,原本人力资源不足,难以适应持久消耗战的缺陷也得以克服。但光凭这些还远远不够。
“军团”的产能,人工智能的调试,机型的优化升级,特殊地形所需要的特殊规格,根据不同的目标、地形地貌、气温、湿度、承载力……等等制定出合适的行军路线、机种配置、补给线路、应急预案……随着战争从“匠人的艺术”变为一门“严谨的科学”。其对情报的依赖程度更加提高,特别是面对两线甚至多线作战时,纵然拥有“军团”这张王牌,依然需要充足的情报支援才能确保胜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