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 该暴露的终究会暴露-《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


    第(2/3)页

    “10万。”

    听到这里,崔某的酒立刻醒了一半:“啊?我也是打工的,拿不出那么多,再说,我也准备买房子结婚呢!”

    见小林言辞恳切,崔某再也不忍心欺瞒,把实情告诉了他:“我的车是跟朋友借的,刚才在酒桌上说的那些话,都是吹牛的。”

    不料,小林根本不相信他的话,还埋怨崔某:“不想借就算了,何必编谎话呢?”

    崔某无奈,只好带小林回家,看到破旧的楼房、拥挤的屋子,小林终于信了。

    事后,崔某心想:“完了,同学们现在大概都知道我吹牛了,以后算是没脸见面了。幸好没把老婆本借出去,要不然更惨。以后再也不能吹牛了,容易惹麻烦。”

    见同学用不着伪装,崔某没钱充有钱,借好车,又吹牛,让同学都以为他是有钱人,同学遇到困难,当然想找他帮忙了。穿帮之后,他反而闹了笑话。如果不装有钱人的话,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呢?

    如今的同学聚会确实不像小时候憧憬的那样了,男同学喜欢在聚会上比社会地位、比收入、比车。女同学则关心谁年轻,谁保养得好,接着就是比穿戴、比房子、比老公、比孩子……比较来比较去,有的人的心理就失去平衡了。

    上高中时,小赵是班里数一数二的好学生。大学时,他的成绩也很优秀。毕业后,他几经周折,才找到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三年以后,他的职位升了,薪水也涨了不少。收到高中同学的聚会邀请时,他欣然赴约。阔别多年,同学们再次相见,心情都很激动。吃饭时,大家互相询问近况,气氛很融洽。这时,一个男同学问起小赵的收入,小赵坦然回答:“税后7000元左右。”

    那个男同学半开玩笑似地说:“上学时,我不爱念书,老师对我不理不睬的,连我爸我妈都说我没出息,记得那时候,大家都喜欢拿你来反衬我,结果搞得我一见你就自卑。高中毕业,我没考上大学,在社会上兜兜转转三四年,总算找了条门路,做起了生意,如今算是小有所成吧。不瞒你说,你现在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我请别人吃顿饭的。我总算能把头抬起来啦,哈哈!”

    这番话把小赵说得满脸通红,没等大家说话,那个男同学紧接着又说:“今天这顿饭我请了,谁也别跟我客气,想吃什么喝什么,尽管叫!”

    很多同学欢呼起来,赞叹之声此起彼伏。接下来,大家纷纷起身,向那个男同学敬酒。身边的几个同学见小赵尴尬,便低声劝了几句,小赵不自然地笑了笑。见同学们像众星捧月一样,围着那个男同学恭维,小赵心里很不是滋味,找了个借口提前走了。

    从那以后,只要是同学聚会,他一概不参加。有一次,大学同学组织聚会,得到通知后,小赵找个理由拒绝了。后来,又有几个大学同学给他打电话,听说大学时对自己最好的老师也会参加,小赵有些心动,可一想起上次的高中聚会,他马上打消了念头。

    后来,一个要好的大学同学给小赵打电话,聊起那天的情景:“你没去真是太可惜了!我们原本打算aa制,找个大点儿的酒店聚餐,不过后来没去。老师说得对,在哪儿聚都是一样,大家毕业时间还短,手里没多少钱,去酒店不划算,他邀请我们到学校去聚,在校园里走走,再去食堂吃个饭,正好可以回味过去……”听同学意犹未尽的语气,小赵知道,自己错过了一次珍贵的聚会。

    上高中时,成绩优异的小赵也许是那个男同学的“阴影”,所以他在多年以后,还把小赵当参照物,想通过比较收入来找到平衡,发现自己比小赵收入高得多,他终于扬眉吐气了。事实上,他的这种比较很盲目,因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比较对他和小赵都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人和人之间有太多的差异,所以并没有可比性。真的要比,也要看自己与以往相比有没有进步,这样才更实际、更公平。

    对于同学的那些话,小赵无须耿耿于怀,当别人的炫耀让你反感的时候,你可以用“嗯”“不错”“可以”这类最简单、最苍白的话去回应,他发现自己不受人关注,自然就会觉得无趣,不会再说下去了。如果实在觉得气氛不好,转身离去就是了,没必要把所有的聚会都推掉。错过了大学同学的温馨聚会,多遗憾啊!昔日的同窗事业有成,其实是件好事,送上祝福,同时也激励自己奋发向上,这才是健康的心态。

    北野武是日本的著名导演,他曾说起这样一件事:在成名之前,他非常渴望买辆好车。成名以后,他买了一辆保时捷。按理说,当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应该感到开心才是,可他却觉得,现在的感觉和当初的想象有天壤之别。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他开车的时候“看不到自己开车的样子”。

    为了满足自己的想象,他专门请朋友来帮忙开车,然后自己打辆出租车,紧跟其后。在出租车上,北野武对司机说:“看,那是我的车!”

    这个故事耐人寻味,如果是真的,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为:每个人都有虚荣心,就连艺术家也不能免俗。不知当时那位司机做何反应?如果他一脸艳羡的话,北野武肯定觉得很满足,如果司机只是淡淡地回一个“哦”呢?估计北野武会很失落吧。

    在爱面子的男人眼里,车可远不只代步工具那么简单,一辆好车,能体现男人的身份、地位、财富,甚至能撑起有些男人的自信。当然了,对于爱面子的女人来说,车也是有很多特殊意义的。

    生活中,很多人都被虚荣所困。虚荣心有强有弱,小小的虚荣看起来没什么危害,可一旦滋长起来,往往会引起很多麻烦。

    有的人平时很少用车,可见身边的人都有车了,为了证明自己买得起,就跟风买车。结果新鲜几天后,车就放在一边,很少开了。

    齐先生和妻子商量买车。齐先生说:“身边很多同事都买车了,别人有的,咱们怎么能没有?”妻子认为,他们家距离各自的工作单位不足20分钟的公交车程,平时也很少有用车的地方,买车以后的保险、油钱等费用算下来不少,所以现在买车对他们来说不仅没有多大用处,反而可能成为包袱。可齐先生听不进去这些劝告,坚持要买。买就买吧,妻子建议买一辆10多万的,可齐先生非要买20多万的,说单位只有女的开10多万的小车,男的要么不开,要么就是20万以上的,否则开出去没面子。

    自从成了有车族,齐先生原本平静、悠闲的生活全被打乱了。停车的烦恼让他成天心神不宁,他住的地方临街,是一栋老式综合楼,没院子,更没车库,平时只能把车停在楼前的空地上,没有安全感。坐在家里,只要听见报警器的声音,他就忍不住跑到窗户边探出脑袋往下瞄。特别是夜里,一听到楼下有动静,他就会惊醒,本能地跑到窗前往外张望。有天下楼开车时,齐先生瞥见车的发动机盖子上有一道长长的划痕。

    纠结了几天之后,齐先生决定以后不开车了,反正也用不着。他想把车卖掉,但一问价钱要损失好几万,太不划算,他只好租个车库把车停了进去。后来又听朋友说,车闲置久了会出毛病,得经常开出去遛遛,还得定期保养。

    妻子烦了,奚落他:“你就是瞎折腾,花钱买个累赘,如今还得花钱为这个累赘租车位,像爹一样供着。”

    本来就窝火的齐先生听了妻子的唠叨,气不打一处来,两个人闹了口角。就这样,自从买了车,齐先生就平添了一块心病。

    有的人买车,是抱着一种“别人有,我也得有”的心态,在他们看来,身边的人都有车,自己如果不买,就好像买不起似的,为了证明自己买得起,就决定买车。然而,买车时除了要考虑车自身的成本以外,还要考虑日后的养车成本,养车成本包括停车和养护等各项费用,还包括耗费的精力和时间。如果没考虑这些问题,很可能陷入“买得起车,养不起车”的窘境。

    有的人经济能力有限,为了攀比,他们宁可借钱,或者贷款,也要买辆车,结果影响了正常的生活不说,还会被巨额的费用拖入痛苦的深渊。

    网上就有这样一则新闻:吴某在一家小公司上班,看着周围的朋友们都买了车,他心里痒痒,总感觉有落差。他与妻子的收入加起来每月只有5000元,除了平日开销,所剩无几。尽管这样,他仍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与妻子商量,认为可以减少平日的聚会费用,再加上些积蓄,最终实现分期付款买车。吴某的想法得到了妻子的同意,反复选择后,他们决定购买一款别克轿车,售价近30万元。于是,他们去银行办理手续。由于两人的收入都不高,只有联名才能办理信用卡分期付款,一个月需要还4000余元钱,他们也同意了。

    提车的那天,吴某别提多高兴了,四处约朋友出来玩儿,主要是为了“展示”一下他的新车,朋友们也对吴某刮目相看。然而,接下来的日子,却是吴某始料未及的。

    虽然有了车,但是需要还贷款,两个人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每月还需要父母的资助。慢慢地,两个人就经常因为钱的事儿发生争吵,甚至连妻子买一件200元的衣服,吴某都会不高兴,“有那钱还得还贷款呢!”妻子则表示,如果不是吴某要买车,家里的经济就不会出现问题。

    三个月后,两个人车贷就还不上了。最终他们冲动地决定离婚,并将车卖了10余万元分了,但是透支信用卡的费用,两人却谁也没还。当银行找到他们的时候,他们的话如出一辙:“车不是我买的,别找我。”

    最终,银行以两人恶意透支信用卡报案。女方当即被警方抓获,但吴某知道消息后逃跑了,被当地警方网上通缉。吴某被抓获时,早已将卖车的钱挥霍殆尽。接受警方审讯时,他总是不由自主地说:“都是好面子惹的祸!”

    为了面子买车,吴某透支了信用卡,结果贷款换不上,不但面子没了,还要进“局子”。真正的面子是靠自己的本事挣来的,车或许能满足一个人一时的虚荣心,但却未必能带来面子。买车时一定要量力而行,别把撑面子当成首要目的。

    ◎“有面子”和“不要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