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般来说,政客的信用普遍不怎么让人放心,因为他们像银行家一样狡诈,像讼棍一样善于搬弄是非和玩文字游戏,像职业诈骗犯一样贪得无厌。纵然他们在公开场合说了什么,允诺了什么,最后能兑现的恐怕连一成都不到。 皇帝不是政客,严格意义上来讲,他可以算是政治家,而且是信用比较坚挺的那种。 皇帝说得每一句话都会变成现实,他的口头发言甚至比签字画押的条约文本更值得相信。换做是公国,就算沙皇陛下签了字也证明不了什么,公国在历史上唾面自干、撕毁协议的事情干得太多了,对他们来说,只有他们愿意遵守的条约才有遵守的价值,反之就和厕所里的纸没什么区别。 皇帝的信用毋庸置疑,但在谈判还未开始就亮出底线,这种举动是否恰当?难道帝国就不怕因此在之后的谈判中陷入被动? “根本没什么可担心的,说到底,谈判是依托实力进行的。帝国都主动让到底线了,谁有那个实力让帝国吐出更多?” 吹散芬芳氤氲,罗兰苦笑了一下。 “倒不如说,帝国表现得诚意十足,而且给出的是阿尔比昂和公国所能想到的最优惠条件。” 几个主要大国都清楚,一旦展开军备竞赛,最后被拖垮的一定不是帝国。 会议前阿尔比昂一再声称要保持“两强标准”,即阿尔比昂的海军实力必须是第二和第三海军强国实力之和,甚至超出。公国也一再声称“准备花和帝国一样多的钱来建造军舰”。但这些都只是打肿脸充胖子。这两个国家绑一块,钢产量、发电量、人均收入等硬指标都不到帝国的一半,一旦开启全面军备竞赛,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撑下去的。光是眼前的扩军就已经搞得两国不堪重负,他们又何来资本与帝国竞争?要真有那份实力,何必炮制出一堆鱼死网破的作战方案,准备在自己被拖垮前开启世界大战?大可陪帝国耗下去嘛。 阿尔比昂、罗斯联合公国对军备竞赛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资本又有实力同时建设陆海空全方位军事霸权的唯有神圣吉尔曼尼亚帝国。但皇帝和诸国都很清楚,军备竞赛一旦开始必然引发战争。为避免引发恶性结果,帝国主动提出进行裁军和谈,皇帝还直接在开幕致辞上明确画出一个大致的框架轮廓,可以说帝国已经充分展现了诚意,诸国也对此回响热烈。 “接下来谈判多半会在皇帝划定的范围内进行微调吧。” “阿尔比昂和公国会承认这个比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