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祈祷者的对话(二十)-《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第(2/3)页

    门格尔教授在精神层面或许存在诸多问题,但在学术和技术层面还是有保证的。如果他说什么东西是怪物,那实际情况只会更糟。

    “沙拉曼达”在技术上的最大亮点是“高度智能化的人工智能”和“高机动性”,从某种层面上来讲,“智慧”和“速度”就是最好的“防护”和“火力”,引用某些王牌翔士的话来概括就是“打不中的话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之前的战斗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面对“沙拉曼达”的超音速突击,恐怖分子们一度陷入打不中又逃不掉的绝境之中,哪怕靠着某个魔法师的超常发挥,一度有所反制,但很快局面就被扳了回来。最后要不是某台次世代mds原型机的介入,恐怕胜负早已揭晓。

    也恰恰是因为这场失败,让帝国的技术员们注意到了未来的战争中,帝国军队与其它阵营的mds进行对抗交战的可能性。根据已经掌握的情报,共和国与诸国都在暗地里开发自己的mds以迎接将来必然会降临的大战。其中共和国的“v计划”进展最快,阿尔比昂方面的“g计划”次之,公国方面的“原石计划”进度最慢。本着料敌从宽的原则,针对性的装备研发改良计划也开始步入正轨。

    “沙拉曼达”的改进,正是这方面的一种尝试。

    最大限度的提升机动力、火力和人工智能,同时尽量不削弱装甲防护——在这种要求下被改造出来的,就是强化版“沙拉曼达ii”。

    原本就偏向精干的机体线条被进一步瘦身,整体轮廓也更加贴近流线型,为的就是尽可能减少空气阻力,从而强化高超音速飞行能力。机体框架也换成更轻更坚固的新型脑量子波感应框架,步行足大幅缩水,基本上只保留简单的起降、短距爬行能力,机动方式完全转向空中飞行。

    外形只是第一步,技术员们还在机体上设置了复数高功率喷射术式,使得这架机体的最大飞行速度,最小回转半径等等参数都超过了“独角兽”。与此同时火力也得到了大幅度强化,原有的高周波切割鞭被保留了下来,尾部增设了一门高功率输出的磁轨炮,背部的双翼则是最新型的感应兵器单元,防护则继续保留“障壁”术式和原有的流体金属……

    机体极度轻量化,动力输出和火力最大化增幅,防护则保持原有水平——根据常识和经验,欲有所取,必有所失。在机体性能参数令人眩目的表象之下,必然在某些方面有所付出。“沙拉曼达”付出的正是搭乘员的安全性。

    “速度越快,动能与惯性也越大,搭乘员承受的g力也越大,遇上高超音速大过载机动,比如翻滚、大角度转弯等等时,g力甚至足以把活人变成绞肉。正是基于这一点,‘独角兽’系列之后再也没有开发过完全采用脑量子波感应框架的mds,对以搭乘血肉之躯为前提的机体来说,高速高机动性与高度敏感的操作方式相叠加实在过于危险。像这种只有极少数过硬王牌才能驾驭的烈马,不管是从生产成本,作战效能,抑或装备普及性的观点来看,都只能算是得不偿失的鸡肋。所以,有必要重新检讨整个研发规划,从头开始。”

    于是,有了“军团”,有了‘沙拉曼达’。

    “但如今‘沙拉曼达’的机动性已经强化到足以压倒‘独角兽’的程度,换言之,这架机体对搭乘员更危险,更苛刻。虽然‘生命之海’和其它对g措施被保留了下来,在理论层面上,搭乘环境应该比‘独角兽’要安全一些,但别忘了,掌握主导权的是人工智能,它不会在乎搭乘员是否被晃到想吐,在不断变换的风景和g力面前,不管搭乘员是呕吐还是眼珠子飞出来,机体都不会停止行动。只要搭乘员还活着,生命体征参数不影响战斗,就会持续行动。你没有任何手段干涉或制止机体的运行,只能一起行动……杀人。”

    停顿了一下,教授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冰冷的目光从镜片后面打量着马赛满是凝重的脸孔。

    “我想确认一下,你在提交申请之前,应该已经被告知过这些事情了吧。”

    “是的。”

    “如今我再详细解释说明了一遍之后,你还是坚持要在清醒状态下搭乘‘沙拉曼达’吗?”

    “是的。”

    “……你就这么迫不及待的想去杀人吗?”
    第(2/3)页